還記得2011年那個登上《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等美國主流媒體的虎媽蔡美兒嗎?當年她的那本《虎媽戰歌》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各大媒體評論和網友吵得不可開交。
蔡美兒是一名美國律師及耶魯法學院教授,現年53歲。她也是一名華裔移民,丈夫則是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白人和法學教授。她在出版了《虎媽的戰歌》后,許多 人批評她要求子女事事做到完美的嚴苛教育方式,必定破壞了孩子的成長之路,剝奪了她們在生活中的樂趣和成長的快樂。然而,事實真的如此么?
如今,五年過去了,蔡美兒的兩個女兒都長大了,23歲的大女兒Sophia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畢業并攻讀耶魯法學院研究生,同時她加入了美國陸軍成為一名二級少尉。Sophia還創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名叫Tiger Cub Tutoring一個由哈佛、耶魯等常青藤高材生充當教師的網上家教平臺。
20歲的小女兒Lulu繼續在哈佛大學歷史系讀本科。
兩個女兒不僅沒有像眾人預測的那樣出現心理問題反而出落的越加優秀,成為同齡人當中的佼佼者。兩人都表示自己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以后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教育兒女。
所以蔡美兒的虎媽教育算是真的成功了嗎?當年中國虎媽在美國掀起了何等輿論的爭議?昔日大唱反調的美國媒體如今怎么說?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扒一扒虎媽的當年的故事和精彩后續。
《虎媽戰歌》
就是這本《虎媽戰歌》在全球引爆了全世界對東西方教育的大爭論,蔡美兒甚至因此受到過生命威脅、種族詆毀和以虐待兒童為由的報警。2011年8月,該書發表時,蔡美兒在《華爾街日報》頭條上刊登出“為什么中國媽媽更優秀”的文章介紹她的書。文中提到,蔡美兒為兩個女兒制定十大戒律,分別為:
-
不準在外面過夜
-
不準參加玩伴聚會
-
不準在學校里賣弄琴藝
-
不準抱怨不能在學校里演奏
-
不準經??措娨暬蛲骐娔X游戲
-
不準擅自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
-
不準任何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低于“A”
-
不準在體育和文藝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
不準演奏鋼琴或小提琴外的其他樂器
-
不準在某一天沒有練習鋼琴或小提琴
蔡美兒自稱“采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她坦白曾經罵過女兒“垃圾”,這個詞她父親也曾用來罵她。
小女兒Lulu 7歲時,練習一首名叫“小白驢”的鋼琴曲。連續練了一星期后還是彈不下來。最后,在上課前一天,Lulul跺著腳怒氣沖沖地離開座位。但是虎媽不允許,把Lulu的玩具屋拖到汽車前面告訴她說,如果明天以前練不好“小白驢”,我就把玩具屋拆了,一塊一塊地捐給慈善機構。
還威脅Lulu,不許吃午飯、晚飯,不給她圣誕禮物和光明節禮物,兩年、三年、四年都不準開生日派對?;尷斫釲ulu故意讓自己發瘋,因為她內心害怕自己彈不下來。還告誡Lulu不要再做懶鬼、懦夫、任性的小孩和可憐蟲,她這是在激發她的意志。
蔡美兒監督小女兒Lulu練琴
Sophia五年級時,有次乘法速算測試得了第二。接下來蔡美兒每晚讓她做20張試卷,每張100道速算題,還在一旁掐著秒表計時。一周強化訓練后,Sophia次次穩拿第一。小女兒Lulu沒做考試加分題,蔡美兒告訴她家教良好的孩子都應做加分題,正是這些實實在在的分數將優秀和平庸區別開來。
還有一次,蔡美兒拒絕接受了兩個女兒親手為她制作的生日卡片,因為她覺得卡片做得太粗糙了,兩個孩子沒有用心,并對她們說:“我值得比這更好的禮物”,然后把卡片扔了。
虎媽嚴苛的教育在小女兒Lulu身上受到了挑戰,一年半以前,她的小女兒Lulu 終于受不了母親的眼里,開始了對母親的激烈的反叛:尖叫、當眾摔杯子、和她公開對罵。
蔡美兒回憶到,有一次在俄羅斯旅游,她讓女兒嘗一粒魚子醬,女兒不同意,她堅持,最后女兒發瘋似的說她令人恐怖,氣得砸掉了手中的玻璃被,還發誓如果不放過她,就要砸掉所有杯子。
經過無數次堪比“核戰爭”的母女斗爭,虎媽最后妥協了,她說:“你贏了,Lulu?!?strong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word-wrap:break-word !important;max-width:100%;box-sizing:border-box !important;">她允許Lulu放棄了付出了無數心血的小提琴而選擇女兒自己喜歡的網球,她甚至允許上高中的大女兒Sophia談戀愛,每天練琴時間由原來的六個小時降至一個半小時。
女兒發聲
2011年1月18日,大女兒Sophia發表了一篇提名為《為什么我愛我嚴厲的中國媽媽》的公開信,信里寫到很多人不理解母親書里的幽默,以為她和妹妹受到了壓迫,這些全是誤解。
她感謝母親對自己嚴苛的教育,她寫到“對我來說,盡情的活著不是為了成就或者讓自己滿意,而是知道自己曾經嘗試過超越自己身體和心理的極限。如果我明天死去,我會感到我曾經110%的生活過。因為這些,我要感謝你,虎媽”。
5年后,兩個女兒再次接受媒體采訪稱,這幾年來她們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你是否有心理創傷?你是不是把你的生活搞砸了?”Lulu甚至發現哈佛有一堂課是專門研究她的童年,討論從她的個性里是如何反應出虎媽教育的,諷刺的是這門課的教授卻從來沒有見過她本人。
Sophia在接受Nextshark.com采訪時說:“我認為絕大多數人如果沒有人逼一把,只活出了他們生命的85%的潛力。無論他們的極限是什么,他們總是可以做得比這更多一點?!?/strong>兩個女兒都表示,現在自己長大了,虎媽對他們基本“放養”,常說她的工作已經完成了,現在全靠她們自己。
2016年4月蔡美兒在自己的Facebook上po出了女兒Sophia采訪她的視頻,視頻里女兒問她每天活著的動力是什么,她說跟她的童年和移民身份有關。
她回憶從小來到美國,自己和家人總是活在社會的邊緣,自己古怪的發型、口音和衣服受到同齡人的嘲笑,雖然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和邊緣人的感受,但是至少努力奮發向上是自己有能力改變和控制命運的部分。
和絕大多數美國人希望孩子快樂不同,她希望孩子的生活不要后悔,她最喜歡的莫過于自己曾經可以做卻沒有盡全力去做的后悔感。
蔡美兒曾稱自己對女兒教育如此嚴格是為了打破在美國亞裔移民“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她說:“一代移民終于實現了‘美國夢’,省吃儉用將所掙的每一分錢和巨大的精力投資在孩子的教育上。
第二代移民因父母的巨大投入而相對優秀,但他們教育孩子也因此不太嚴厲了。第三代移民的生活很舒適,有一群成績B+的朋友,認為個人權利受憲法保護,不愿付出辛苦,就會走下坡路。”
Sophia也稱外公外婆移民美國的艱難故事和自己的家庭作為少數族裔在美國的奮斗史始終激勵著她的進步。如今在自創的網絡家教平臺Tiger Cub Tutoring,Sophia沿襲了虎媽精神,公司專門為一部分有經濟困難的孩子設立了獎學金,而挑選標準不是孩子的分數和成就而是考察他們有沒有成功的信念和努力的態度。
關于教育到底是中國式“虎媽狼爸”更好,還是美國式“鼓勵放養”更優,相信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每一個家庭根據父母原生家庭的歷史,都會有自己的教育特點,沒有統一適用的標準